【理事心声】廖泽云:参与祖国脱贫事业的感悟
来源:海联之声
值班|总编辑:張曉暉 副社長:邱躍進 編輯:段敬裕
廖泽云先生参加中华海外联谊会援助江西广昌签约仪式
受父辈办学兴教、帮扶贫弱的优良传统影响,我始终把济贫扶困作为份内之事。自投身于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参与全国政协、中华海外联谊会工作以来,直接参与祖国的扶贫脱贫事业,助力家乡发展、服务航天事业,亲身见证国家对扶贫脱贫事业的全力投入,感受贫困地区人民的自强不息,感悟良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我作为团长,率领中华海外联谊会组织的港澳台海外知名人士,赴江西广昌县就对口脱贫工作进行调研考察。目睹当地党政干部始终铭记老区人民的牺牲和贡献,坚持继承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在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路上风雨兼程,团员们更加坚定参与脱贫工作的决心。欣闻广昌县于2018年成功“摘帽”,他们的奋斗和成果令我们深受鼓舞。同样,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带头参与贵州从江脱贫工作中,也专门组织实地考察调研,我们既了解到从江的困难和优势所在,又目睹当地干部心系百姓、夙夜匪懈,带领群众全力投身脱贫攻坚。“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初心和动力。
见证减贫事业进步
感受祖国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与扶贫工作以来,我深感国家在扶贫脱贫领域,不但有承担、有决心、有毅力,更是精心规划、细致组织、科学施策。在早期参与中,我们的着力点以救济式扶贫为主,较多属财政捐助。随着深化改革开放,扶贫事业加快发展。国家制定了步步推进的扶贫规划,成立了由中央到地方层层负责的扶贫机制,引入考核和第三方评估机制,社会福利兜底与激活造血功能并重,把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减贫主要切入点,农民工政策出台,筑牢基建、易地、教育、产业等扶贫支柱。更让我鼓舞的是,国家及时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战略,系统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根本性问题,聚焦“精准”二字发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结合,更多高素质干部下沉基层、带头攻坚。多年的参与让我深深体会到,祖国的扶贫脱贫事业在机制体制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确实与时俱进,成绩斐然,彰显了祖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正不断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弘扬爱国爱澳传统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澳门同胞与祖国人民情谊血浓于水。澳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都离不开祖国的支持,澳人深怀感恩之心。同样,澳门各界在投入祖国建设,参与国家救灾、扶贫、教育等工作中也从不缺位。中华海外联谊会澳区理事已向内地捐款折合人民币超过2.2亿元,用于扶贫、新建小学和新农村建设等,特区政府和澳门市民多年的共同支持更是不计其数,体现了澳门同胞全力投身祖国脱贫事业的赤子之心。澳门自2018年起全面参与贵州省从江县脱贫攻坚战。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全力齐心参战,结合“从江所需”和“澳门所长”,黔澳签署九大协议,展开了多个领域的脱贫攻坚,助力强化民生保障,着力于产业和教育扶贫,并发挥澳门平台功能,携手从江走向世界。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带头先期捐资一千万元,并力推各界发扬爱国精神积极参与。随后,澳门各界包括企业、社团、学校,医院等机构与人士,结合自身所长在爱心助学、艺术支教、捐献医疗器械、专家义诊、扶助残疾人家庭、推广从江旅游资源等各方面进行帮扶,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中国脱贫事业的成就
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事业评价不断提高。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在2017年指出:“过去五年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世界极端贫困人口从40%下降至10%,主要贡献来自中国。”“中国为什么能”,更是国际关注热点。中国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尤其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确认精准扶贫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生为中国人,怎会不自豪!伟大祖国今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率先提前10年实现上述宏伟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也将得到历史性解决。我深信,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方案将为全球减贫事业带来更大信心、提供更多参考。
展望未来,我们要在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助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澳门独特作用,实现互补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澳门康泽工商有限公司董事长)
澳门世界报-世界头条
社長:蔣知昆
執行總編:張曉暉
副社長:邱躍進
編輯:段敬裕
廣告合作聯繫郵箱:2978481686@qq.com
新聞线索聯繫郵箱:846252303@qq.com
聯繫地址:澳門上海街175號中華總商會大廈16樓E室(世界報社)
聯繫電話:00853-28881389
傳真:00853-28228392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