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复杂远超我们想象

编辑:张晓晖来源:世界报新闻中心 2020-04-15 22:07

疫情的复杂远超我们想象

张晓晖



疫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复杂。

春节期间,全民隔离的时候大家一定在想:哦,等过了正月十五就好了!而现在,我们又等了两个农历十五。

目前,仍然存在几个现象级的问题,值得我们的研究人员去分析和探究:一是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患者的影响究竟到什么程度;二是病毒本身出现了变异与疫苗的研发;三是境外各国疫情的控制能力与意愿;四是中小企业复工率亟需提高,已经导致很多人失业;五是社交恐惧和消费信心。


1、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患者的影响究竟有大多?


境外输入包括外籍人士和中国籍回国人员。

相信绝大多数的外籍人士或中国籍回国人员,都是能够配合防疫防控工作,但最近爆出的数条消息颇为不妙,一些境外输入人员不是隐瞒行程,就是擅自活动,造成数人被感染确诊。

比如,广州越秀区矿泉街的“美妙美食店”就因为几名尼日利亚籍人士的频繁光顾,导致了数人感染,包括店主年幼的孩子。

疫情的复杂远超我们想象
另外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据钟南山院士的介绍,他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疫区;二是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无症状者因为自身的免疫系统问题,在感染后没有觉察,但他们的感染、传染、自愈与有症状的感染者机制是一样的,他们同样具有传染性。

由于之前的检测方式问题,必然漏过了一定数量的感染者,他们成为无症状感染者之后,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大家有意识地,再一次保持社交距离14到28天,再观察效果后再做决策。


2、病毒本身出现了基因突然与疫苗的研发。


10日,钟南山院士在与韩国防疫专家在线交流时谈到,控制疫情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在这个疾病的基因突变,已经非常适应在人体内生存,传播力比较大,比起流感,它有高20倍以上的死亡率;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欧美政府采取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暴发,全世界都不可能安宁,不可能控制。”他强调,大家共同努力,共同研究疫苗,才有可能真正控制疫情。
但问题是,这里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假设疫苗的研发一两年之内出不来,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谁出来打过包票。


3、境外各国疫情的控制。


中国控制住了疫情之后,最多算是全球这场疫情的上半场,下半场在海外各国正火急火燎地展开,但由于疫情各国的社会背景不一样,导致了防疫决策的花样百出,从现实来看,要想短期控制疫情是不可能做到的。

疫情的复杂远超我们想象
在全球化的时代,长期的隔离显然是另一场“巨大的挑战”,在防控疫情与发展经济之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远比防疫本身更为复杂和艰巨。

换句话说,就算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控制住了疫情,但在全球疫情的风暴和经济的大衰退中,也很难独善其身。


4、中小企业复工率亟需提高,已经导致很多人失业。


即便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如广州,整个城市运营的生态系统仍然没有真正恢复。从一些写字楼来看,到岗到位的员工并没有满员,很多小微企业接二连三的倒闭或结业。

从街头的店面来看,很多店铺自春节前放假至今都没有开门营业,店铺挂出转让的消息的增多,这在疫情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现在复工率最高的是一些大型重点项目,这部分是政府主导投资的,复工自然没有问题。而众多的私有小微企业,它们也是解决就业的重要力量,但是,现在受到疫情的冲击,不少的企业只能裁员或直接倒闭。


5、社交恐惧和消费信心。


近80天的社交隔离,对人的心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疫情的复杂远超我们想象
据观察,不少的人开始对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亲人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无症状的感染源,现代社会复杂的社交体系,高达5%的死亡率,这些让人们在面对不得不近距离接触的人群时,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感。

这样的社交恐惧,随着疫情的发展和人类对病毒本身的了解不够而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此外,漫长的隔离,收入的锐减,失业的恐慌,多重因素的叠加,直接重挫了人们的消费信心。这一点,从最近几个月难看的汽车销量数据和人们的菜篮子里越来越少的高端食材,可以窥见端倪。

(作者张晓晖,澳门世界报执行总编)

相关阅读
© 2023 世界头条 http://www.sjtef.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粤ICP备20231387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236039147@qq.com